关灯
护眼
字体:

你要光荣还是梦想:我的人生笔记_石钟山【完结】(48)

  答:生活都是相通的,作家描写的生活肯定会有一部分是自己熟悉的,或者是亲身经历过的。想象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。

  问:说实话我本人在读这本《天下兄弟》的时候就几次感动得要流泪,您在构思这部作品的时候内心的情感一定相当丰富,能跟大家谈谈你的创作过程吗?

  答:生活进入到了今天,许多善良、纯真都在丧失或沦落,许多真性情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,于是我想创作一部反映人类真情怀的作品。选择兄弟这一题材,也是缘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独生子女现象,他们体会不到兄弟、姐妹间那种大家庭式的情感,所以刻画了兄弟式的亲情。让独生子女们去领悟、感受到这样一种情感,同时让有着兄弟姐妹的读者,再经历一次怀旧,呼唤人间血浓于水的真情。

  问:读您从前的作品,感觉您的文字是以军旅中父子情愁见长的,这部作品应该算是较之从前作品情感脉络的一种突破,您能把三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描摹得如此催人泪下,感觉您的创作正在从情节型转型到了催泪型,不知道您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吗?

  答: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是悄然转型的,有些题材写过了,不能再去重写,只能去转换新的题材。我的这部小说立意就是要写出兄弟间的真情实感,如果说能够打动读者,这就证明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达到了。

  问:您的文字风格非常有东北话的特点,里面好像还掺杂着不少老沈阳的方言,读起来非常轻松亲切。记得几年前您曾在沈阳居住过一段时间,现在仍然生活在沈阳吗?还常回来吗?

  答: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作家也不例外。熟悉的环境和语言永远是我创作上的动力。作家不能没有根,他的出生地和成长的环境对作家很重要,会伴随作家走完其创作的一生。

  问:您的文字好像和目前文坛上的作家们差别很大,叙述和切入好像也很漫不经心,情节上倒是有些过多的奇迹和巧合,比如田村和刘栋的血型偏偏是稀少的类型,只有他们能相互输血,再比如刘树捐献角膜给田村,这些巧合是不是有意在夸大兄弟情深这样一个意图呢?

  答:生活其实就是一场没有谢幕的戏剧,戏剧也是生活的一种。如果没有戏剧因素,作家也就无法创作了。作品中的叙述我是有意为之,直白、散淡,可以很好的突出作品所要传达的真情,我不想让繁杂的语言破坏表达的主题。在这里,语言只是引领读者走进作品的一座桥。

  问:这个传奇故事很多读者读后都感觉太完美了,没有缺憾,尽情演绎了一个动人故事,展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,不过也有的读者说,您的作品千篇一律,您自己怎么样看待这些评价呢?

  答:描写真情实感是我写这部作品的初衷,我的追求就是一次对完美和美好的一次写作。说到作品的千篇一律,我有些不明白了,这部作品和以往我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一样,如果说主题是相同的,那就是我一直在追求描写一种真实和真爱。

  问:在这部作品中,有的网友称您笔下的刘树让大家看到了一个“中国式的大哥”,就是那种父亲式的兄长,在您的生活经历中有这样的一个原型吗?

  答:这种想法我觉得很贴切。中国的传统就是长兄如父,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,这样的生活回归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比比皆是。

  问:小说《天下兄弟》的画面感非常强,这样是为了方便电视剧的摄制吗?什么时候观众能看到影视版的《天下兄弟》?

  答:写小说时没有想到拍电视剧的事。目前电视剧正在筹拍中,明年应该可以制作完成。

  问:有网友盛赞《天下兄弟》能评上矛盾文学奖,不过还有一个网友提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:这部小说存在一个致命伤,就是我国法律禁止健康人眼睛捐献眼角膜。您在创作的时候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吗?

  答:评不评奖,我没有过多的考虑。金杯银杯,不如老百姓的口碑。只要读者喜欢,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。至于小说中刘树捐眼角膜的细节,我没有从法律的角度考虑,只是从人的情义出发,觉得当大哥的刘树就应该为弟弟捐出眼角膜。艺术永远高于生活。

  问:文坛上给您定位在“军旅作家”,部队大院给您的写作带来多大的影响?以后的创作会改变方向吗?

  答:任何一个作家的成长经历对他的写作都很重要。自己的出身和成长过程,无疑也影响到了我的创作,我的笔触和描摹的情感,自然不自然地会涉猎到与军人有关的故事,这很正常。以后的创作方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,把心贴近生活,用积极的姿态热爱生活、感受生活,然后去认真地创作。

  问:您的下一部作品有计划了吗?我们拭目以待,祝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军旅题材的作品。

  答:一部新长篇刚刚完成,叫《火红的青春》,年底将会和读者见面。

  第68章 栗振宇和石钟山的对话

  石钟山(以下简称“石”)栗振宇(以下简称“栗”)

  在目前和我有联系的作家当中,石钟山先生不但是联系最早的,也是联系最多的一位。几年前,正是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在全国热播的时候,我和他通过一次电话。而此后的第二次通话,却又隔了一年之久,没想到电话接通后,石先生很快就说出了我的名字。此后,由于写作上的事情,我经常打电话去找他,电话中,石先生不但对我提出的问题,耐心细致地作答,而且对我的学习乃至文学理想,都仿佛对待自己的亲弟弟般关心。而其实,石先生两年多中,从来不曾与我谋面。石先生待人之宽厚、热情可见一斑。直到几个月前,我终于有机会到北京,见到了这位对我关心备至的作家、朋友和老师。


小贴士: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 https://www.52shuku.vip/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>.<)
传送门:排行榜单 | 好书推荐 | 石钟山